湖北、北京外别的地方依据疫情风险如何划分?产业链配套企业复工如何保障?铁路投资建设如何有序开展?疫情低风险区域是否意味着没有风险?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月2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相关负责人及专业医护人士就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情况,一一回应媒体提问。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除湖北以外,全国新增确定诊出的病例9例,新增疑似病例157例,新增死亡病例3例,重症病例数减少34例。湖北省以外,有7个省份新增确定诊出的病例数均在2例及以下,23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无新增确定诊出的病例。
米锋指出,进入2月以来,武汉现有重症病例占确诊病例的比例从2月11日的最高点31.6%波动下降至2月24日的22.0%,最近3天下降趋势明显。湖北其他地市和全国其他省份现有重症占比2月7日以来保持稳定,2月24日分别为11.8%和10.5%。通过采取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前方临床救治与后方多学科支持、医疗与护理、医疗与管理相结合的治疗措施,有很大成效避免了轻症患者转为重症,重症患者救治效果逐步提升。
“目前各地的疫情发展形态趋势还不完全一样,如果仍然以省级为单位来开展工作,不仅防控措施缺乏针对性、科学性,也会影响经济社会秩序的恢复,因此就需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介绍,所谓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就是对湖北省、北京市以外的地方依据疫情严重程度,以县级为单位划分为低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和高风险地区三类。
实施外防输入的策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取消道路通行限制,帮企业解决用工、原材料、资金设备等方面的困扰和问题,不得对企业复工复产设置条件,不得以审批、备案等形式为借口,拖延企业复工复产的时间。
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策略,尽快有序回到正常状态的生产生活秩序,组织人员有序返岗,指导用工企业严格执行消毒、通风、测温等要求,降低人员密度、减少人员聚集、加强人员防护、消除风险隐患,做到疫情防控与企业复工复产同步推进。
实行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策略。要继续集中精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得到一定效果控制后,再有序扩大复工复产的范围。有一个前提,高风险地区也要保障疫情防控、公共事业运行、群众生活必需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企业的正常运转。
“要全方面了解分区分级精准施策防控策略,首先就要了解怎么分区,又是怎么分级的。”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综合考虑措施的有效性、精准性,中央决定以县域为单位做分区,根据每个县域的传染病的情况做分级,分三级,低、中、高,中央有指导意见,各省市根据中央指导意见,结合每个省市的情况把辖区每个县域分成低、中、高风险三级。
贺青华介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各省辖区要对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的名单进行动态调整,根据各个省、各个县域的疫情情况综合研判,由省级人民政府做多元化的分析评估后,对符合调整条件的县域及时作出调整分级。
疫情每天都在发生明显的变化,昨天和今天的情况就在变化,应该说虽疫情的变化可以每时每刻进行风险等级的调整并对外公布。同时按照有关法律和法规规定,在病例数保持持续稳定下降和疫情扩散的风险得到一定效果管控的时候,各省市应该及时分地区降低应急响应级别或者终止应急响应。
企业复工复产,人员区域间的流动不可避免。在设置了三类风险地区的背景下,如何确保在人群流动的情况下有效防疫?贺青华介绍,首先要了解对于这三级,对于每个区域采取不同的管控原则。比如低风险区,采取的是严防输入;在中风险区域采取的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在高风险地区采取的是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
工业与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二级巡视员舒朝晖表示,企业规模越小,复工率越低,我部对240万户使用云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的中小企业进行监控,全国中小企业复工率只有30%左右,是一个比较严峻的事情。各级地方中小企业的管理部门,要按照风险等级管理原则,创造条件,帮助中小企业分类分批复产。
有部分大企业反映由于生产链较长,所以一些配套的企业分布在全国各地,环环相扣,相关配套企业一个没复工就影响着整个产业的生产和经营。舒朝晖介绍,大企业供应链长,大企业的生产复工对中小企业带动性很强,推动大企业以及它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对做好制造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十分重要。最近工信部聚焦了一些行业,比如医疗器械,针对农资的化肥、农膜,对生活必需品的乳制品,还有汽车和机电、电子,根据大企业的相关诉求,梳理了相关企业的产业链配套企业名单,已于周六、周日分两批把产业链的配套企业名单送到全国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求各地分区分级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逐个企业一对一采取一定的措施,协助解决好物资保障和已出台的金融、税收等政策措施落地问题。
这两批名单共涉及25个细分行业,对应51家大规模的公司,产业链配套企业938家,分别落在全国25个省市区。工信部将每日跟踪名单上的企业的复工复产动态变化,及时和地方沟通,共同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企业的复工复产。
交通建设投资历来是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范振宇介绍,交通运输部分类有序推进在建项目尽快复工。目前,全国铁路在建项目的复工率达到38.9%,较上周末提高2.8个百分点。公路水路计划总投资在10亿元以上的重点在建项目复工率为37.2%,提高了24.2个百分点,其中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水运项目复工率分别达到51.1%、26.4%和29%。福建、山东、江西和云南省的复工率已超越50%。民航机场建设项目的复工率达到25.9%,比上周末提高了8.6个百分点。
其次加快推进新建项目开工,目前各地正在不断加大前期工作的推进力度,积极改进招标方式,优先采用电子招标等方式保障工程建设招投标正常有序开展。交通运输部全面推动了“十三五”规划备选项目实施,并提前启动一批符合国家战略、符合规划方向的项目,持续优化滚动项目库。
口罩产能一直非常关注,晓理介绍,从供应角度看,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全国口罩生产能力已经较疫情初期大幅度的提高。目前全国口罩日产量超过了5400万只,比春节假期刚刚结束时提高了近3倍,部分缓解了紧张局面。医用N95口罩日产量已超越了90万只,月底有望达到日产100万只,总量已经基本能够很好的满足医护一线的需求。
舒朝晖通报了一组医疗物资的保障数据,截至2月24日协调运到湖北的医用防护服257.9万件,医疗隔离眼罩/医用隔离面罩77.1万个,负压救护车507辆,呼吸机1.5万台,心电监护仪1.3万台,84消毒液(5%)11.3万箱,医用防护服等每日运抵湖北数量已连续多日超过湖北方面提出的需求量。一线医护人员所需的重点医疗物资基本得到了保障。
范振宇介绍,目前全国正在有序恢复道路运输和城市公共交通。从路网运行看,目前全国公路车流量明显回升,本月的第三周也就是2月16号到22号,高速公路的客、货车流量分别达到6344万辆和2225万辆,环比上周分别增长95.4%和136%。普通国省道客、货车的断面流量环比上周分别增长37.2%和27.7%,从近两天看,这一增长势头仍在延续。
从道路客运来看,截至2月24日,27个省份恢复了省际省内的客运班线或者包车,特别是浙江、福建等26个省份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扎实有序做好农民工返岗包车的运输组织工作,春节以来累计运送农民工达到47.7万人次左右。
从城市公共交通看,截至2月24日,115个地级市、158个县级市恢复了地面公交,505个城市持续提供地面公交服务,占全部城市数的71.3%。35个城市的轨道交通正常运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正在尽可能满足居民出行需求。
范振宇介绍,从卫生检验站的设置数量来看,为了疫情防控的需要,全国各级交通运输部门配合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在高速省界、服务区、出入口、普通国省干线、客运站、客运码头设置了卫生检疫站,截至2月24日,已经由2月20日的全国大概1.7万处,减少了约9000处,还有约8000处卫生检疫站开展疫情防控的工作。
欧晓理介绍,从供应方面看,通过各方努力,全国口罩生产能力较疫情初期大幅度的提高,部分缓解了紧张局面;N95口罩总量上已经能满足医护一线的要求。全国口罩产能利用率已达到110%左右,口罩的供应情况会持续改善。从需求的角度看,口罩要科学地按需使用。随着复工复产有序推进,除N95以外的普通口罩的需求也会迅速增长,供需矛盾会有所增加。科学按需使用口罩,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当前很有必要。
有媒体报道近期四川、广东等个别地区出现了群众摘下口罩,扎堆喝茶、饭店门口排长队、景区堵车的情况。
贺青华提示,有一些网民认为身处在低风险地区意味着能恢复到疫情发生前的状态,贺青华低风险区域不等于没有风险,有些区域刚刚从高风险、中风险等级调整到低风险等级,这些区域的居民平时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一方面减少不必要的人群聚集,去人员密集场所建议佩戴口罩,复工复产时采取分区作业、分散就餐。如果在密闭场所工作时要正确佩戴口罩并尽量缩短上班时间,还有做好自我健康监测,现在正处在冬春交替季节,回到正常状态的生产生活以后,低风险区域的民众难免也会头痛感冒,如果出现咳嗽、发烧这些症状,不仅要佩戴口罩,还要尽快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