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河道、沟通水系、畅通雨水管网……常熟虞山山洪治理工程建设现场,工程机械和实施工程人员正在全力刷新施工“进度条”。经过五个多月的持续奋战,近日,虞山山洪治理工程一期项目已完工投运。
有效提升区域防洪排涝能力,为人民群众筑起坚实的“保护屏障”。近年来,常熟拦水建闸、兴修水利、严查巡防,谱写了“水安全”“水生态”“水经济”的新篇章。
有气象记录以来风力最强的台风“贝碧嘉”步步逼近,一场严峻的自然考验即将来临。
常熟市水务、气象、应急等部门会商共议,制定应对策略、落实防范措施,工作人员迅速进入“战斗”状态,24小时轮班值守,做好台风防护宣传引导,耐心回应市民诉求,并根据台风进展第一时间开展研判,及时准确反馈安全管控、转移避险等指令执行落实情况。
常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巨大的显示屏上,实时跃动着城市各个角落的监控画面,精准捕捉着雨势的强弱、水位的涨落以及排水系统的运作情况。工作人员全神贯注,一边迅速接听并处理市民诉求电话,一边紧盯着数据屏幕深入分析,同时精准调度各类应急资源,将“叫应”机制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风雨中,常熟市水务、应急、城管、公安、消防救援等部门,第一时间投入到防台一线,或疏通堵塞的排水管道,或紧急转移受困群众,筑起坚不可摧的“防护墙”。
此次台风应急响应时长共2天20小时。其间,常熟城区防洪大包围内小东门水位最高3.18米,大包围外三环路白茆塘水位最高3.65米。台风过境,安然无恙的常熟即刻全面复工,生产生活秩序快速恢复。
汛情如令,责重如山,无论是应急响应还是日常防汛,常熟始终保持“箭在弦上”的战斗状态。今年梅雨期,常熟国家站累计梅雨量较常年平均偏多33%,强降雨重叠集中,但几乎无受淹情况出现,城区防洪大包围水位提前预降到位,雨中随降随排,水位始终控制在3.0米左右,实现了无人员受伤或死亡、堤防稳固未决堤、重要基础设施免受损害等目标。
出色的“防汛战”,也赢得了市民们的连连赞誉。虞山街道菱塘社区外菱塘路29号和33号位于菱塘堰北侧地势较低位置,遇到短时强降雨时容易积水,周边底楼被淹的情况在往年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然而今年汛期,菱塘社区“有备而来”。
“今年的梅雨季,雨下得比往年多也比往年大,但现在小区积水现象没有了,很谢谢政府为我们老百姓办实事。”家住菱塘社区的张阿姨开心地说。
一张张优秀“成绩单”的背后是常熟经年累月的专心“备考”,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
常熟结合近年各区积水受淹情况分析,排查出40余处重点点位。火车站、学校、医院、养老机构、综合商业体、酒店宾馆等点位的地下空间,也列入了“重点关注对象”。
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常熟即刻实施挡、封、储、查四步“微改造”,打好防御“主动仗”。在地下空间出入口设置防汛挡水板,并通过反向支撑加固挡板;封堵穿墙孔洞等渗水漏水点;增储固定排水泵、移动水泵、防水沙袋、吸水膨胀袋等防汛物资;完成供电、配电设施、排水泵的专项检查和维修养护,并落实专人24小时值班值守。
入汛以来,常熟持续降水,多次普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常熟重视雨情、水情,精准监测,科学调度,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每日对河道、堤防、闸站、积水路段等进行全线巡查,持续做好抢排工作,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并充分的利用“苏堤巡”App等技术方法,对穿堤建筑物、易坍风险段、薄弱堤防段、险工险段等部位进行全覆盖“拉网式”排查,杜绝潜在隐患。
常熟河网密集,河湖数量较多,常态化的河道巡查工作,要消耗大量人力。今年以来,常熟市水务局还引入多台无人机充当河道巡查“尖兵”,不仅省时省力,还能运用AI智能算法,精准识别河道是不是真的存在水面漂浮物、岸线利用变化、河道内非法活动、排水口非雨出流等问题,及时实现整改闭环。目前,常熟市河湖“水陆空”立体巡查体系更完善,智慧巡河深层次探索更进一步,河湖管护水平全面提升。
根据“建重于防、防重于抢、抢重于救”的工作思路,常熟积极地推进长江和太湖流域治理、区域骨干河道整治、中小河流治理、沿江口门重要枢纽建设,大力提升常熟市洪涝水外排长江能力。
常熟同时加大人员培养力度,统筹基层应急、行业专业、社会志愿“三支队伍”,组建组织指挥、技术支撑、专业抢险、装备保障、社会动员“五支力量”,以综合性桌面推演和覆盖应急转移、积水点抢排、堤防应急修复等多科目的实战演练,全方面提升抢险队伍应急处置能力,坚决捍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太湖下游,长江之滨,襟江带湖,河港交织。常熟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历来因水而兴、因水而富、因水而美、因水而灵,水脉就是整座城市的“毛细血管”。
治水之基,工程为本。近年来,常熟聚焦水利工程建设,加强长江沿线防洪体系建设,立足提升骨干河道引排能力和城市防汛排涝能力,实施望虞河除险加固工程、望虞河西岸控制工程、徐六泾江边枢纽、中小河流治理等多项重点水利工程项目,累计投资超11亿元,完善“城区防洪大包围”,进一步“畅流活水”。
在推进建设的过程中,常熟市水务局始终秉持“以抢为先,实干为重”的原则,深入剖析施工中的难点问题,有效疏通工期中的瓶颈环节,同时严密监控工程质量,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及隐患的排查整治。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在苏州地区,常熟首次对水利工程项目中的关键部位推行“质量追溯制度”,做到质量追溯可视化、无纸化。运用BIM管理系统,各参建单位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端App拍摄现场质量上的问题上传至BIM管理系统,手机端App自动发送至相关责任人整改闭合,来提升管理效率,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也可快速、直观、准确地了解施工工序的具体流程,加速项目建设的进度并提升效率。
惠及当前,利在长远。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既是民生幸福的“软实力”,也是常熟发展的“硬实力”。水利兴,则仓廪实、农业稳、民安居,无论是大江大河的治理,还是城市防洪的规划,每一项水利工程的精心设计与施工,都是在确保河湖安澜、群众安全、社会安宁。
截至目前,元和塘常熟段治理工程、张家港河除险加固三期、2023年城区河道清淤工程、虞山山洪治理工程已建成投运,蒋泾排涝站已顺利通过机组启动试运行,逐步提升常熟市防汛基础能力。
江河安澜,万家无忧。接下来,常熟将高标准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构建常熟现代水网体系,打通全域水网“主动脉”,为“江南福地”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水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