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玉米再次上涨,这让很多人又兴奋起来,还有人说,你看你说玉米涨不动了,这不又涨起来了嘛?
的确,山东玉米再次上涨了,但是也正如我们之前所说,山东玉米涨也好,跌也罢,都已确定进入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状态,这个状态就是贸易主体和深加工企业达成了一个暂时的“默契”,即当玉米涨到一个“合适”的价格,贸易主体卖粮变现意愿就会增加,深加工门前到货车数量就会增长;而上量一旦增长,企业又会马上压价。
而东北玉米呢,也慢慢的出现类似的行情,即也不再是之前一片涨声,也开始有趋弱的表现。
而且相信很多朋友也注意到了,本周玉米采购明显缩量,上周采购量级达到近百万吨,而本周只有十几万吨,相差得不是一点儿半点儿。
综合玉米的这些表现,以及时间节点,我们大家都认为,玉米开始步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和之前持续上涨相比,行情开始有所转变,这种转变包括两个方面:
这是肉眼能够正常的看到的事,无论是山东市场还是东北市场,都已然浮现了震荡的行情,只不过有的震荡多一些,有的震荡少一些。
比如,就在最近的一周内,山东玉米就上演了跌了涨、涨了跌、跌了再涨的行情,其上涨和下跌的轮换明显变得频繁。
随着农民卖粮接近尾声以后,政策面的支撑开始退居二线,于是玉米行情就要开始回归,回归到当前的供需层面。
一方面是淀粉走货并不好,仓库存储上的压力在增加;另一方面呢,随着玉米价格持续上涨,也在挤压深加工的利润,所以购买的积极性也在减弱。
之前玉米看涨情绪高涨,但是随着玉米涨至一定高度以后表现出明显的疲态以后,市场情绪也开始不那么发热了。
随着基层卖粮接近尾声,粮权也完成了转移,那么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接下来基层将退出市场,而贸易主体和企业将正式对决。
正常来说,随着农民卖粮结束,贸易主体和企业将重新开始博弈,以达到新的平衡。
所以,接下来玉米将进入到一个大稳小动的行情中,即上涨动力将明显不足,但是大跌的几率也很小。